【在家深度遊】7 套影片認識以色列美麗與哀愁

受疫情影響,以色列封關又封城,聖地頓時水靜河飛,相信是今次是歷史上首個復活節沒有朝聖者及遊客到訪聖城。然而去不到以色列,也可認識以色列,我們精心挑選 7 套 以色列電影 、紀錄片及電視劇,由聖經舊約到二戰大屠殺歷史,由宗教社群再看以巴衝突,讓各位旅人安在家中也可認識以色列的更多面貌,看畢後或者一改你對以色列的刻板印象。

 

離經叛道 Unorthodox

極端正統猶太教女子婚後需要剃頭並戴上假髮,Esty 在海中脫去假髮一幕代表脫去宗教框架。

近期 Netflix 的一齣熱播電視劇 Unorthodox (離經叛道,2020 年) ,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,講述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極端正統猶太教女子 Esty,每日過著嚴守教條的生活,一直以為婚姻令她展開人生幸福一頁,但因為群體及婚姻規條,令她喘不過氣而毅然離開,逃到德國柏林踏上自由之旅,Esty 一方面適應文化差異,另一方卻要面對現實世界的殘酷,新生之展困難重重。

或許對於香港及台灣朋友來說,極端正統猶太教比較陌生,事實上,他們散落於全球各地 (主要在美國及以色列),有特定打扮及衣著,如男士穿黑色長身西裝外套,耳旁兩側的鬢角一路捲捲捲下來;女士婚後要剃光頭髮,出街時要戴假髮或絲巾包頭,以防真髮挑起其他男人性慾。男生多數在私立學校學習《妥拉》(即舊約聖經中的摩西五經),甚少工作,女子則須生兒育女;他們限制使用網絡及智能手機,所以有一幕是 Esty 丈夫對著智能手機大叫 “Where is Esty?”,反映出社群特色。

在以色到深度遊行程中,我們會走進訪極端正統猶太教社區百倍之地 Mea Shearim。

我們的以色列深度遊行程中,也會到訪極端正統猶太教社區 Mea Shearim (解作百倍之地),一睹他們的真實生活。若想認識更多極端正統猶太教,另一套 Netflix 早前推出紀錄片 One of Us (不當自己人,2017 年) 也可先作入門。

 

特拉維夫辣着咗 Tel Aviv on Fire

《特拉維夫辣着咗》曾在香港以色列電影節上映。

電影表面以 1967 年發生的六日戰爭為背景,但原來是當下拍攝的一齣「戲中戲」。男主角為一名居於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青年,每天到位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首都拉姆安拉 (Ramallah) 的電視台上班,途中須經過以軍設立的哨站。因緣際會下,他當上火紅電視劇的編劇,由於該劇深受以巴兩邊的師奶/太太們歡迎,每次經過哨站時,都會被以色列長官要求「劇透」,長官甚至要求男主角跟他提出的劇情來拍攝。

在「戲中戲」的電視劇中,巴解女間諜最終結局如何,也成為電影高潮之一 (電影《特拉維夫辣着咗》劇照)

該電影劇是電影中的「戲中戲」,講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派出女間諜,刺探以色列軍事機密,結果在以色列軍官和巴解領袖之間發生三角戀。由於電視劇是由巴勒斯坦金主出資製作,要求結局符合巴人利益,女間諜在婚禮期間引爆自殺式炸彈,跟劇中以色列軍官同歸與盡,但哨站工作的以色列軍官則希望二人圓滿成婚,更以沒收護照迫使男主角就範。最終結局是怎樣發展,這裡先不作劇透,但劇中對白多時語帶相關,暗諷以巴關係。

 

巴不得回家 The Tower

巴勒斯坦女孩 Wardi 在難民營尋找曾祖父的希望(電影《巴不得回家》劇照)

電影講述巴勒斯坦女孩 Wardi 的曾祖父在戰爭中被迫離開家園,逃到黎巴嫩,原以為是暫且的棲身之地,怎料一留就是 70 年,成為四代人流離家所。曾祖父看不見自己回家之日,最後將家鄉門匙交給 Wardi,希望由她來延續。Wardi 在難民營尋找曾祖父的希望,一路拾遺幾代人的回憶。

1948 年,以色列建國,大約三分之二巴勒斯坦人口被驅離祖鄉,直至今日仍然是難民。不少巴人難民營不堪負荷,建築物唯有越建越高,所以電影英文名叫作 The Tower。

電影故事中的巴勒斯坦難民,跟我們在以色列深度遊行程中到訪的 Aida Camp 的巴人難民相似,他們有著同樣的過去,同樣的困難,同樣的期盼。有位 90 多歲老伯跟我們說,難民營的街道以來自的村子命名,讓後代記著我們從那兒來。他跟電影不約而同說出相似的話:”If we do not know our past, where we come from, what are we then? Then we are nothing.”  

導演母親曾於難民營中當護士,導演也曾於難民營工作一年,他親身走訪難民,以 3 種形式講述故事:3D 定格動畫呈現現代難民營生活,如 Wardi 與曾祖父、鄰居和其他親戚的互動;Wardi 探訪的對象回憶往事時,以 2D 動畫呈現老一輩巴勒斯坦人的回憶,當中穿插真實真實照片及片段,感人至深。

 

From Balfour to Banksy

在 1917 年《貝爾福宣言》(Balfour Declaration),全文除去抬頭和落款只有三句,英文一共 125 個單字,為為中東歷史一份重要物件,其中一句是「英皇陛下政府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內建立一個民族之家」,促使海外猶太人回歸,也促使以色列建國。

由以色列建國至今,以巴衝突持續不斷。英國神秘塗鴉藝術家 Banksy 在《貝爾福宣言》簽署的 100 年後,在隔離牆旁在建了「世上最差景觀」酒店 Walled Off Hotel,向世界高調講述以巴衝突。

這部紀錄片走訪了不少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城市,訪問不少當地人的經歷及看法,有興趣可到這兒觀看 From Balfour to Banksy

 

陽光兔仔兵 JOJO Rabbit

《陽光兔仔兵》以 10 歲男生祖祖為主角,他在納粹德國洗腦教育下極度迷戀希特拉。

二戰時期,600 萬猶太人遭納粹德國大屠殺,這段歷史也多次被拍成電影。《陽光兔仔兵》以 10 歲男生祖祖為主角,他在納粹德國洗腦教育下極度迷戀希特拉,在生活各方面均以納粹信條指引,更經常幻想希特拉成為他的知心好友。祖祖是善良又充滿愛心的小孩,不肯殺兔仔,慘遭希特拉青年團團友排擠。有天,他發現母親竟秘密在家中收留猶太少女艾莎,令他如臨大敵,祖祖整個人生信念被顛覆,讓重新認識猶太人,雖然故事荒誕,但結局卻是不勝唏噓。

祖祖母親由史嘉蕾喬韓森 (Scarlett Johansson) 來飾演 (電影《陽光兔仔兵》劇照)

 

穿條紋衣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

一道鐵絲網,分隔著兩名 8 歲小孩,卻阻不了二人的友誼 (電影《穿條紋衣的男孩》海報)

故事圍繞二戰期間,出身於德國柏林納粹軍官家庭的 8 歲男孩布魯諾。有日他的父親收到消息要調到鄉郊工作,在搬到新居後,布魯諾認識了穿著條紋衣服、同樣 8 歲的男孩薩謬爾,二人成為好朋友,也讓布魯諾重新認識老師口中的敵人 — 猶太人。二人見面相隔著一道鐵絲網,原來布魯諾父親被指派到猶太人集中營工作,而薩謬爾及家人是困在猶太人集中營。電影有令人不安的場面,如毒氣室殺人,敬請留意。

 

耶路撒冷:聖城的誕生 Jerusalem: The Making of a Holy City

BBC 紀錄片《耶路撒冷:聖城的誕生》介紹以色列歷史。

為何耶路撒冷獲猶太教、伊斯蘭教及基督教視為聖地?三大宗教在聖地上有什麼影響力?

這套 BBC 紀錄片可作入門了解,由《耶路撒冷三千年》作者、歷史學家 Simon Sebag Montefiore 負責講解,並分開 3 集,第一集是「聖潔的起源」(Well-Spring of Holiness),由迦南人的起源說到君士坦丁大帝時代;第二集是「侵略、侵略、侵略」(Invasion, Invasion, Invasion),由七世紀穆斯林占領了耶路撒冷,直到十三世紀韃靼人破壞耶路撒冷為止;第三集是「奪回錫安」,從韃靼人到現在。雖然有評論指 Simon 言論偏頗,但有興趣了解以色列歷史的朋友,這套紀錄片是不容錯過。

GLO Travel 設計的以色列旅遊,不只走訪聖城耶路撒冷,也到訪北面的拿撒勒、加利利湖、迦百農,找尋聖經故事中的耶穌足跡。我們同時走到巴勒斯坦西岸地區 (West Bank) ,見證充滿爭議,被譏為「二十一世紀柏林圍牆」的以巴隔離牆;亦會跟猶太人家庭共享安息日晚餐,到巴勒斯坦家庭作客,聆聽當地人的生活日常,更會到訪難民營,與社區領袖對話。想親身到當地了解以巴關係,便快點登記參加吧!

 

立即參加旅行講堂,認識更多中東歷史

未能行萬里路,不如一齊讀萬卷書!GLO Travel 邀請到建築師、電台節目主持及旅人 Zeno Yu 主講《中東遊蹤:閱讀城市 x 建築設計》網上課程,和我們漫遊四個中東國家,以建築及城市設計切入,帶大家認識敘利亞、伊朗、黎巴嫩和也門的歷史、地理及文化,更會大談個人旅遊經歷和觀察。一連四堂,把這區的神秘面紗逐一揭開,從旅遊閱讀中東,從建築說故事。

GLO Travel 亦邀請到香港不同界別的專家和學者設計和教授其他網上課程,涵蓋國際關係、哲學、歷史、文化、建築等領域,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解,分享各地遊歷見聞。歡迎到旅行講堂學習平台瀏覽及報讀各課程!

GLO Travel

Share
Published by
GLO Travel

Recent Posts

【以色列手信】一句「聽啊以色列」 拆解猶太教盒子與帽子

以色列是三大宗教聖地,當地逾 7 成人口信奉猶太教,我們出入以色列多次,不少旅人都好奇會問,為何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著長型小盒子?在哭牆或會堂中,男士們又會在額前戴著黑盒,手臂繞著黑色帶子?這些東西究竟有什麼宗教意義?若非教徒,又可否購買這些宗教用品作為以色列手信?這篇文章為你一一解答。

4 years ago

【後疫情時代】疫情過後 旅行會是什麼樣子?

全球疫情稍為緩和,不少國家都希望盡快重啟旅遊業,跟情況受控的國家成立「旅遊氣泡」。為了解各位旅人在後疫情時代的旅行喜好,我們於6月份進行網上問卷調查,收到220份回覆,經過深入審視調查結果,我們發現一些獨特有趣的旅遊趨勢。

4 years ago

【中東冷知識】從約旦貨幣看先知的後裔

約旦被稱為「西亞樂土」,跟其他中東國家不同,她的國王全是來自哈希姆家族--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。約旦國王同時集立法、行政、司法和軍事大權於一身,立國至今有四代國王,有人被暗殺、有人被廢位,他們的樣貌印在約旦貨幣上,雖然貴為「聖裔」,但統治路上卻非一帆風順。

4 years ago

【中亞特產】5 款充滿民族風情的中亞手信

中亞五國擁有豐富民族風情,她們的藝術見於日常生活細節,我們旅行團隊也喜愛將中亞風情帶到家中,以下是5款我們推介的中亞手信,除了記錄著旅程的美好時光,也承載著厚厚的中亞人民氣息。

4 years ago

【旅遊氣泡】尋找澳門土生葡人的足跡

提起澳門,不少人會想起豬扒包、葡撻或是賭場,但當地其實有一群獨特族群,他們母語未必是中文,外貌帶點「鬼鬼地」,卻是在澳門土生土長。對,他們是土生葡人,還有他們的語言--土生葡語,一種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瀕危語種。

4 years ago

【生活逼人】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 土庫曼首都位列第二?

土庫曼一直予人神秘莫測,其專制獨裁的統治風格甚至換來「中亞北韓」之稱,但原來土庫曼的物價飆升速度也非常驚人。最近有調查發現,全球外派人員的生活成本排名,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僅次香港,全球排名第 2,高於東京及紐約。

4 years a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