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有人形容不丹帶給旅人的幸福感,是躺在床上,坐在太陽底下,走在路上隨時冒出來。然而,不丹不只得幸福一面,為讓大家深入理解這個雷龍王國,我們精選 5 本 不丹書 籍,有記者筆下的不丹王國,有嫁到當地的美國人眼中的不丹文化,更有英國小說家描繪的香格里拉,展示這個異色國度的種種。
The Dragon’s Voice: How Modern Media Found Bhutan
澳洲記者 Bunty Avieson 是當地報紙《不丹觀察家》(Bhutan Observer)的顧問,在《The Dragon’s Voice》中記錄著這個孤立但美麗的國家,雖然她敬佩報社的強烈社會良知,但該國在宗教靈性及個人幸福感高於一切的文化下,在不丹當記者跟西方或香港記者的宗旨完全不同。
有次大雨,幾位小孩被大水沖走,在傳媒報道後,激發 100 人在首都遊行控訴政府救災不力。這次是不丹首次政治性集會,卻被主流民意認為「太激進」,認為在寺廟為死者燃點蠟光悼念較為尊重,此行動反而讓死者家人傷口撒鹽。
事實上,不丹人的思考方式,和西方知識份子不同。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譚蕙芸曾在香格里拉的煩惱-認識不丹真實的一面 一文中指,她曾訪問不丹女記者 Tashi Dema,了解當地傳媒運作,對方指,西方社會強調公民的「權益」,覺得國家替人民媒福祉是應該,「這種思維在不丹明顯行不通。不丹人普遍對國家有感恩之心。」
我嫁到不丹的幸福生活:一段愛與冒險的故事
因一次不丹旅遊,美國女子 Linda Leaming 醉心於不丹,回國決定辭去自由撰稿人的工作、傾家蕩產只為重回不丹生活,更在這幸福國度中遇見幸福,嫁給不丹男人唐卡畫師 Phurba Namgay ,她在《我嫁到不丹的幸福生活》(英文版 Married to Bhutan: How One Woman Got Lost, Said "I Do," and Found Bliss)中,娓娓道出不丹與不丹丈夫,如何讓她這個慣於西方文明的女子徹底改變;同時也提到不丹跟美國之間的文化差異,如不丹人不會對遲到的人感到不滿,反而遲到多少時間對當地人而言也是準時。
The History of Bhutan
2008年,不丹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民主國家,她的「國民幸福總值」(Gross National Happiness)政策成為一時佳話,儘管不丹在旅遊界、學術界越來越受歡迎,但對不丹的研究仍然甚少。
作者 Karma Phuntsho 是少數不丹學者,在牛律大學完成他的博士學位,此書結合傳統觀點和現代學術分析,並首本用英語講述不丹歷史、地理,文化和社會的實質性討論,以使讀者對該國有深入了解。
消失的地平線
《消失的地平線》(英語:Lost Horizon)是一部英國小說,作者 James Hilton 於1933年推出這部作品,後來更被拍成同名電影,不少更視為是「香格里拉」的起源。
小說講述英國人 Hugh Conway 在一戰時曾參與當中戰爭,看到人性的醜惡,十多年後他為駐阿富汗的英國外交官,因一次內亂迫使他坐飛機逃離該國,但在飛越喜馬拉雅山高空墜毀,一位懂英語的神秘嚮導帶著 Conway 及另外 3 人,包括副領事 Mallinson、美國人 Barnard 和英國傳教士 Brinklow ,走進世間淨土香格里拉。
香格里拉雖為虛構地點,但小說出版後,不少國家爭相認為小說中的香格里拉是形容自己的國土,除了不丹,尼泊爾、雲南省麗江市、印控克什米爾拉達克、巴控克什米爾巴爾蒂斯坦(別稱小西藏)及西藏、雲南西北及川西等地方均自稱為香格里拉。
Bhutan: Himalayan Mountain Kingdom
跟不丹旅遊相關的書籍,除了 Lonely Planet,這本書也獲不少旅人推介,作者是居於不丹的法國人 Françoise Pommaret ,她自1981 年在不丹工作,包括為當地旅遊局打工,後來她在當地從事文化及教育項目。此書是一本深入解構不丹的旅遊書,包括宗教,文化,遺址,建築,藝術,旅行,美食等,內有多幅相片,惟一美中不足是部分資料未有與時並進,但仍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。
GLO Travel 安排的 不丹深度遊,除了走訪不同歷史名城,參觀特色寺廟、歷史古蹟,我們也會走入不丹農莊,了解他們的日常文化;到訪重要的宗教寺廟,認識藏傳佛教植根當地的影響力;與當地人交流,接觸不丹人幸福背後的想法以及自不丹開放旅遊業,讓大家深刻認識這神秘國度的新貌。
立即參加「旅行講堂」網上課程
未能行萬里路,不如一齊讀萬卷書!GLO Travel 特別邀請到香港不同界別的專家和學者設計和教授網上課程,涵蓋國際關係、哲學、歷史、文化、建築等領域,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解,分享各地遊歷見聞。歡迎到旅行講堂學習平台瀏覽及報讀各課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