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克蘭

【五個人.五種切爾諾貝爾】切爾諾貝爾——大型社會標本

切爾諾貝爾的未來還未來,但疫情蔓延下,也有不少人對比當年核災和現今疫情的處理手法。

面對切爾諾貝爾一大片城市廢墟,的確令人反思很多。有朋友感嘆政治謊言害人,有人反思核電的使用是否符合道德,我比較小眾,反思的是蘇聯式社會建設在二十世紀風行半個地球,後來被迅速拋棄,眼前的廢墟,卻成為後人一睹蘇聯社會的大型城市標本。

年輕一代可能沒有記憶,蘇聯是上世紀的超級大國,橫跨歐亞,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,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長期對峙。除了軍事上互相對抗,兩者的社會建設、意識形態、生活方式都南轅北轍,以今天術語來說,雙方打的是「超限戰」。蘇聯奉行計劃經濟,所有規劃由中央政府決定,不以市場供求為本,好處是二戰後復元迅速,重工業、軍工業很快便發展起來,人民的確至少擁有基本兩餐和一份工作。當然,代價是沒有政治和經濟自由,不可能公開說政權半句壞話,也不可能侈求憑努力累積個人財富。

典型方格式的公共屋寓,在前蘇聯或前共產國家都不難發現。

同樣,蘇聯式城市建設也強調集體效率。例如「赫魯曉夫樓」,建於蘇聯領袖赫魯曉夫 (Khrushchev) 執政時期而得名,是一種廉價、盒子式的三至五層公寓樓,外型簡陋,但二戰後大量蘇聯人無家可歸,因此赫魯曉夫決定「倒模」般大量建房,短時間內解決迫切的住房問題。共產主義下,不到人民決定居住那一所樓房,所以出現不同職業、不同社會階層共享單位,流浪漢與科學家住在一起便很常見,但就肯定沒有今天 Airbnb 的浪漫。

另一種蘇聯式城市建設特徵,則是建造大量衛星城市。這些衛星城市通常圍繞一些經濟中心而建,例如當政府在西伯利亞發現一個媒礦,政府便會在當地建設一個包羅萬有、自成一角的城市,當中有樓房、有劇院、有學校、有醫院,確保被遷徙至此的媒礦工人和家庭不用回到家鄉,一直住在新的衛星城市。

我們在聖彼得堡曾與一位七十多歲的俄羅斯太太吃飯,她大半生都活在蘇聯,卻非常懷念往日的生活,雖然以糧票購物動輒得排隊數小時,但促成機會和旁人聊天,鄰舍人情味令人懷念。

普里皮亞季 Pripyat 便是建在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旁的衛星城鎮,專門安置被調派到核電廠工作的家庭。城市各種建設齊備,遊樂場內有摩天輪和「碰碰車」,1986 年人口更達到五萬,蘇聯忍不住要頒發「模範城市」章給當地人。不過後來的核災令當地居民得在兩天內匆忙撤離,遺留下大量居民物品,整個城鎮仿佛進入了時間囊,即使蘇聯在九十年代解體,這裡還是絲毫未變。

現在到訪,我們仍仿佛看見蘇聯人的生活點滴:學生戴著紅領巾,下課後到「少年先峰宮殿」練習各式才藝;核電廠工人下班後,回到赫魯曉夫樓與家庭和共享單位的「同志」相聚;家庭主婦則到國家營運的市場排隊個兩三小時,以生活券「購買」物資。每逢週末,一家大小便到「勞動樂園」玩各種機動遊戲,或野餐,或到河邊唱歌。這些生活細節,今天在切爾諾貝爾核災區依然可以憑實物幻想得到。蘇聯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大膽而殘酷的實驗,今天已不存在,或重新投胎至新型威權政體,也許切爾諾貝爾核電事故是上天刻意留給人類的城市標本,提醒人類鼓吹集體主義是雙面刃,若操作不佳,後患無窮。

現在到訪切爾諾貝爾,大多有如探險,尋找輻射最高的地方,難免忽略了整個普里皮亞季 Pripyat 模範城市的規劃都很值得細味。

除了一應俱全的模範城市,整個區域發展亦是軍事重鎮,每次到訪切爾諾貝爾,我們定必經過這個 Duga 遠程警戒雷達。當年蘇聯神神秘秘,讓民眾一度以為這是控制思想或天氣的裝置。

切爾諾貝爾改頭換面後,還能否繼續保存這警惕世人的標本?

作者:切爾諾貝爾旅人 Rubio

 

立即參加旅行講堂,認識核災前因後果

未能行萬里路,不如一齊讀萬卷書!GLO Travel 開辦《走進世界核災現場的惡夢》網上課程,由香港核能專家古偉牧和暢銷書《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核爆》作者 Yoyo 陳樂遙,與大家一同分析旅遊業對切爾諾貝地區所帶來的改變,並以第一身角度分享深入切爾諾貝爾和福島的見聞,由核區實況談到後瘟疫時代,解構不同災難的社會後遺。在艱難的抗疫日子,我們一起走進歷史現場,借古鑑今。

GLO Travel 亦邀請到香港不同界別的專家和學者設計和教授其他網上課程,涵蓋國際關係、哲學、歷史、文化、建築等領域,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解,分享各地遊歷見聞。歡迎到旅行講堂學習平台瀏覽及報讀各課程!

GLO Travel

Share
Published by
GLO Travel

Recent Posts

【以色列手信】一句「聽啊以色列」 拆解猶太教盒子與帽子

以色列是三大宗教聖地,當地逾 7 成人口信奉猶太教,我們出入以色列多次,不少旅人都好奇會問,為何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著長型小盒子?在哭牆或會堂中,男士們又會在額前戴著黑盒,手臂繞著黑色帶子?這些東西究竟有什麼宗教意義?若非教徒,又可否購買這些宗教用品作為以色列手信?這篇文章為你一一解答。

4 years ago

【後疫情時代】疫情過後 旅行會是什麼樣子?

全球疫情稍為緩和,不少國家都希望盡快重啟旅遊業,跟情況受控的國家成立「旅遊氣泡」。為了解各位旅人在後疫情時代的旅行喜好,我們於6月份進行網上問卷調查,收到220份回覆,經過深入審視調查結果,我們發現一些獨特有趣的旅遊趨勢。

4 years ago

【中東冷知識】從約旦貨幣看先知的後裔

約旦被稱為「西亞樂土」,跟其他中東國家不同,她的國王全是來自哈希姆家族--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。約旦國王同時集立法、行政、司法和軍事大權於一身,立國至今有四代國王,有人被暗殺、有人被廢位,他們的樣貌印在約旦貨幣上,雖然貴為「聖裔」,但統治路上卻非一帆風順。

4 years ago

【中亞特產】5 款充滿民族風情的中亞手信

中亞五國擁有豐富民族風情,她們的藝術見於日常生活細節,我們旅行團隊也喜愛將中亞風情帶到家中,以下是5款我們推介的中亞手信,除了記錄著旅程的美好時光,也承載著厚厚的中亞人民氣息。

4 years ago

【旅遊氣泡】尋找澳門土生葡人的足跡

提起澳門,不少人會想起豬扒包、葡撻或是賭場,但當地其實有一群獨特族群,他們母語未必是中文,外貌帶點「鬼鬼地」,卻是在澳門土生土長。對,他們是土生葡人,還有他們的語言--土生葡語,一種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瀕危語種。

4 years ago

【生活逼人】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 土庫曼首都位列第二?

土庫曼一直予人神秘莫測,其專制獨裁的統治風格甚至換來「中亞北韓」之稱,但原來土庫曼的物價飆升速度也非常驚人。最近有調查發現,全球外派人員的生活成本排名,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僅次香港,全球排名第 2,高於東京及紐約。

4 years a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