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是三大宗教聖地,當地逾 7 成人口信奉猶太教,在街上不難發現戴著小帽子或全身穿黑的猶太教徒。我們出入以色列多次,不少旅人都好奇會問,為何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著長型小盒子?在哭牆或會堂中,男士們又會在額前戴著黑盒,手臂繞著黑色帶子?這些東西究竟有什麼宗教意義?若非教徒,又可否購買這些宗教用品作為以色列手信?這篇文章為你一一解答。
要了解這些宗教行為,或許先了解猶太教的背景。猶太教是一神信仰,跟伊斯蘭教及基督教 (包括天主教、東正教及基督新教) 有同一源頭,視亞伯拉罕為先祖。但三大宗教的經典不同,猶太教最重要的經典是《塔納赫》(或稱為《希伯來聖經》),即基督新教的舊約聖經,同時分為三部份,分別是妥拉 (Torah)、先知書 (Navim) 及文集 (Ketuvim)。
妥拉即是摩西五經,除可了解作律法 (law),也有指引 (direction) 和教誨 (instruction) 的意思。現時猶太教的儀式,也是根據妥拉來演變出來,如以下來自申命記 6 章 4 至 9 節的經文:
以色列阿, 你要聽! 耶和華 ─ 我們神是獨一的主
你要盡心、 盡性、 盡力愛耶和華 ─ 你的神
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,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
無論你坐在家裡、行在路上、躺下、起來、都要談論
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,戴在額上為經文
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,並你的城門上
至今,不管是早禱、晚禱,還是成年禮,猶太人每天仍以經文的首兩句作為禱文。對猶太教徒而言,所有宗教儀式都是具體地實踐經文,漸漸更演化成生活習慣。
門框經文盒 (Mezuzah)
在以色列,不論是酒店房門口、會堂入口,門框掛著個長方形小盒子,那其實是一個經文盒,正正是因為上述經文中提到「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,並你的城門上」。
經文盒大小規定不一,有多款設計,不過一定有希伯來字母 ש (讀音為 shin) 在上面,它是取自 שְׁמַע 的首個字母,意思解作「聽」。聰明的讀者或已經知道,「聽」代表著上述經文第一句「以色列阿,你要聽 (שְׁמַע יִשְׂרָאֵל)」的意思。
經文盒背後是中空,原因是要放進寫了經文的羊皮紙。除了浴室及儲藏室,幾乎每間房的門框都有經文盒,根據《Living a Jewish Life》一書中指,經文盒需要在新居入伙後 30 日內裝好在門框。經文盒會放在門框的右邊,而經文盒通常傾斜釘上,向屋內的一角稍高一點,要安裝時只可用兩口釘或膠水。安裝前,猶太人會唸兩篇祝福禱文,才將它釘/貼上,有些屋主更會邀請親朋好友在門前見證安裝儀式。
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,不難發現有店鋪出售經文盒及羊皮卷,價錢視乎質料,而羊皮卷價錢可以跟經文盒相約,最便宜的經文盒也需要一百多港元。
護經匣 (Tefillin)
不論在哭牆 (又名西牆),還是在猶太會堂,我們經常見到猶太男人在額頭及前臂綁上黑色小盒子,那是護經匣。除了安息日及聖經節日,猶太教男士每天都會綁上護經匣來晨禱。不少印有上希伯來字母 ש 這個字,同樣代表著「聽」,而這個習慣源於「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,戴在額上為經文」。
護經匣是皮製的小盒子,附著細長的黑色皮帶,額頭及前臂的護經匣的盒內構造不同,內藏的羊皮卷經文亦不一樣。繫在手上的稱為「shel yad」,只有一條黑色皮帶,表面是平滑光面,內裡沒有分隔層,並有額外黑色方格保護套;繫在頭上稱為「shel rosh」,有兩條黑色皮帶,表面有三道凹痕,盒內分為四小格,塞著不同羊皮卷經文。
事實上,護經匣綁法很講究,他們先要套上護經匣於手臂上 (右撇子綁左手,左撇子綁右手),盒子要貼近心臟位置,一邊綁的時候一邊唸著祝福禱文。先在二頭肌綁 3 下,猶如希伯來字母 ש ,然後在前臂再綁 7 次,最後綁到手指。至於頭上護經匣,則先要效在前額髮線位置,跟鼻樑成一直線,然後將兩條皮帶垂落於兩側肩膀上。
護經匣不如門框經文盒般常見,有些會堂也有護經匣提供,不過有保守派的拉比 (猶太教師) 反對非猶太教徒戴護經匣,若要購買的話,可以試試走進宗教小店一試,至於店主會否願意出售給非猶太教徒,則因人而異。
小帽子基帕 (Kippah)
我們不時在街上看到猶太男人頭戴著小帽子基帕,並用髮夾固定。在猶太律法中,沒有規定一定要戴基帕,但猶太教不同派別也有自己的戴帽習慣,如正統派每日都戴,非正統派的猶太教徒則只在祈禱或特別節日時戴;近年改革派甚至提倡,女士也可以戴基帕。
根據基帕的質料及顏色,也可看出猶太教徒所屬派別,美國民調機構 Pew Research Center 曾進行調查,發現極端正統猶太教 (ultra-orthdox) 傾向用大型黑色基帕,正統派則用小型黑色基帕,傳統派則戴鉤針編織基帕。
有興趣了解更多有關猶太教,可以跟我們一起 以色列深度遊,除了走訪聖地遺址如哭牆、聖墓教堂,我們也會跟猶太人一起食安息日晚餐,體驗宗教對神的子民的影響。
立即參加旅行講堂,認識更多中東歷史
未能行萬里路,不如一齊讀萬卷書!GLO Travel 邀請到建築師、電台節目主持及旅人 Zeno Yu 主講《中東遊蹤:閱讀城市 x 建築設計》網上課程,和我們漫遊四個中東國家,以建築及城市設計切入,帶大家認識敘利亞、伊朗、黎巴嫩和也門的歷史、地理及文化,更會大談個人旅遊經歷和觀察。一連四堂,把這區的神秘面紗逐一揭開,從旅遊閱讀中東,從建築說故事。
GLO Travel 亦邀請到香港不同界別的專家和學者設計和教授其他網上課程,涵蓋國際關係、哲學、歷史、文化、建築等領域,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解,分享各地遊歷見聞。歡迎到旅行講堂學習平台瀏覽及報讀各課程!